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2025年两会精神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一条“思政铸魂、冰雪赋能”的特色发展之路。一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锚定冰雪特色办学方向。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重要论述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精髓。推动建设“冰雪+思政”理论学习机制,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冰雪经济的重要论述融入教学体系,探索“冰雪经济与东北振兴”“冬奥精神与时代使命”等特色专题。二是以课程创新为抓手,构建冰雪育人课程体系。继续探索“五化”教学模式,着力打造“冰雪特色思政课程群”。在各类思政课程中融入龙江冰雪体育、冰雪经济发展创新案例。逐步构建“冰雪场馆里的思政课”“冬奥遗产研学”等实践教学品牌。三是以实践育人为突破,打造冰雪思政教育场景。推进落实“大思政课”理念,持续加强“冰雪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将亚冬会志愿服务、冰雪非遗文化传承、冰雪运动科普推广的生动实践案例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作为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将以“冰雪精神”淬炼思政教育新特色,用“冰天雪地”书写铸魂育人新篇章,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哈体马院的智慧与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 白明
举世瞩目的全国两会是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干货满满,令人振奋,使大家看到了新的更加辉煌的前景。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板块,李强总理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回应国家需求,有新气象新作为。一方面,持续打造体育院校特色思政课教学模式,始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立德树人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另一方面,深入推进体育院校特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满足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隋芳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关键一年。关键时间节点召开的全国两会,承载着非同寻常的使命意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的一名教师,我承担着将全国两会精神融入课堂,提升思政课“入脑入心”的重要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总书记的这一番话,是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进一步将全国两会的内容融入本门课程各章节的备课与授课环节,并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前五分钟分享”中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关注国家发展,激励哈体青年在龙江大地上镌刻下青春中国生生不息的足迹。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冯博
2025年全国两会的体育工作建设部署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在部长通道中国家体育总局高志丹局长提到:“新时期体育事业要在惠民方面取得新突破”。作为一名“思政+体育”的科研工作者,我深感这些部署对新时代中国“人民体育”事业推进发展的深远意义。两会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加大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力度,利用“金角银边” 打造更多群众身边的健身场所。这一举措切中了当下全民健身发展的关键痛点,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以体育之力,形成“未病”之治,是在全民健身的推进下普及民众体育参与、预防慢性疾病、降低医疗成本的关键举措。同时,要进一步释放体育的多元价值,特别是利用黑龙江省独特的冰雪资源禀赋,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知识,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拓宽体育的功效边界,激发年轻群体参与冰雪运动的志趣与热情,以冰雪运动为国家体育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冰雪体育文化的传播开辟新途径。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郝姝媛
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全程关注了2025年全国两会,深刻感受到国家发展脉搏与教育使命的紧密联结。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这为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方向。两会强调的“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启示我们需将两会精神融入课堂,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产业案例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同时,两会提出的“废除35岁就业门槛”等民生政策,更需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教师,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既要做“经师”传授知识,更要做“人师”铸魂育人,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勇担使命。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郝伟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AI与思政教师的结合成为教育领域的热议焦点,为思政教育带来了创新的变革思路。AI技术能从海量信息里持续精准采集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数据,为学生构建数字模型,绘制精准“数字画像”,助力教师依据学生特点定制个性化教育内容,实现“靶向教育”。AI还能将晦涩的思政理论转化为多媒体图文、视频等直观形式,打破文化、历史和地理限制,重建实时交互、声像兼具的智能场域,增强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认同感,提升学习效果。当然,AI与思政教师结合也面临挑战。一方面,要防止学生过度依赖AI而缺乏独立思考,教师需要设计深度分析和批判性思考的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AI。另一方面,技术的运用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情感交流和价值引导作用,这是AI无法替代的。展望未来,AI与思政教师的融合发展前景广阔。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李锦唯
2025年的两会,教育依旧是热议话题,而如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思政教师热议的焦点。如何将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融入思政课堂?代表委员们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素材。思政教师应深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涌现出的典型案例、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如何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思政课不能局限于课堂,要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代表委员们建议,整合社会资源,建设一批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了解国情民情,感受时代脉搏,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思政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相信在两会精神的指引下,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必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李鑫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浓墨重彩地谈及教育,始终把建设教育强国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过去一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教育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了让人民满意的成绩,党和政府以实际行动践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承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突出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承担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提升育人能力和本领,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积极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李艳梅
繁花似锦、绿意盎然,在这生机勃勃的季节里,两会圆满闭幕。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为新时代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思政课既是培根铸魂的“思想灯塔”,也是启智润心的“实践指南”。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转化为奋进动力,在这场“双向奔赴”的育人变革中,打破思政课堂边界,将讲台从教室延伸到广阔天地,变社会生活中的鲜活案例为丰富教学资源,尤其是用好龙江冰雪文化和体育精神,使青年学生在“小课堂”中筑牢信仰之基,在“大课堂”中砥砺报国之志,挺膺担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时代之任。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刘琳琳
2025年全国两会为我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划的关键节点,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将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在科技创新领域,加大投入,培育创新主体,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民生保障上,持续加大力度,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了全社会干事创业的热情。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两会精神为指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新征程上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刘中原
2025年两会聚焦科技创新、扩大内需、民生改善等关键领域,为中国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新方向。医疗、住房、教育、就业、养老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的务实举措,展现了党和政府“投资于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让我们感受到国家发展的强劲动力。切实贯彻两会精神,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对于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意义重大。教学中可以精选两会内容,采用案例教学、专题研讨、情景模拟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围绕热点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社会问题,并鼓励学生将两会精神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鲁秀伟
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实践路径,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催人奋进。讲话中,总书记还对思政教育的全面性和实践性做了阐述,他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及时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授课内容,确保学生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动态。在课堂教学中,我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更深入地理解社会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要注重德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马红霞
在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之际,作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东京热的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深刻认识到两会精神对学校发展以及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大指导意义。此次两会,诸多议题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民生关切,其中教育、科技、人才的协同发展,体教融合的深化,以及体育事业在新时代的使命担当等内容,与我们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东京热的发展息息相关。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在哈尔滨举行,这是展示中国冰雪力量和龙江冰雪文化的重要机遇。两会中关于办好重大体育赛事、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内容,与我们学校全力投入亚冬会筹备工作的方向高度一致。学校从场馆运行支持到赛事服务保障,从志愿者培训到技术支持,全校师生都在积极行动。在思政课教学中,我会将亚冬会的筹备工作作为生动的教学素材,向学生传达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体育产业的发展,思考如何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为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任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这句话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其背后所蕴含的育人智慧。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不是简单的课程叠加,而是要为青年学生构建贯通生命成长全周期的价值坐标。尤其是在教育数字改革的浪潮中,作为启智润心的思政课教师如何当好学生的引路人,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认为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改革中,虽然会产生灵活多样的方法,但对学生传授超越技术迭代的永恒价值是不能变的,这是思政课教育在技术浪潮中应该守住的基本底线,这份守护就像孟子所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矣”,就像《礼记·学记》中所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教育是让学生用自己生长出来的“善”的因素去克服“失”。我想这才是思政课教师所应传递的心灵温度,它藏在教师的语言、笔尖与眼眸里,藏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石银
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密切关注着两会动态,内心满是振奋与思考。两会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思政课作为关键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清晰方向。在教学中,我将积极融入两会热点。像教育改革、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内容,都能成为生动案例。通过剖析这些热点,帮助学生理解国家政策,让他们清晰认识到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从而增强国家认同感与责任感。同时,我也会以两会提出的“六要” 为准则,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在政治素养、情怀深度、思维创新、视野广度、自律严格和人格正直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以 “四有好老师” 为标准,运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社会实践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提升课程吸引力,让学生在互动中提升思政素养。并结合两会精神,组织实践活动,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增强课程实效,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宋磊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对于高等体育院校的思政课教师而言,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冰雪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深刻认识到培养新时代冰雪人才不仅是专业使命,更是铸魂育人的政治责任。在教学中,我会积极融入冬奥冠军成长的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冰刀划过赛道"的案例中感受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在"雪板腾跃山崖"的影像里领悟突破自我的价值追求。这种具象化的思政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冰雪实践中变得可触可感。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气候地理、装备制造、赛事运营等跨学科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冰雪产业链的创新发展。通过模拟"东北冰雪产业升级"课题研讨,培养学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就具有战略眼光的新时代冰雪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谢金迪
在每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所传达的“两会来信”,生动呈现出政府与民众之间诚挚且深入的互动交流。在本年度的“我给两会捎句话”活动中,中国民航大学的王庆西依托人民网《人民建议》平台,向2025年全国两会表达其观点:思政课需将“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民航人的砥砺奋进之路、科技工作者勇克难关的实例等,皆可作为生动的教学素材。身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应当在课堂上把这些内容讲深讲透讲活。在引导学生及时把握国家大政方针的同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和强国志。例如,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东京热的体育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系统,在第九届亚冬会短道速滑比赛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团队成功研发的短道速滑记圈系统,无疑是“科技自立自强”理念的具体呈现。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徐海心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相继在北京开幕,两会聚焦改革开放、新质生产力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等议题,在教育领域,两会强调全面实施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备受鼓舞。今后在教学科研中,我在思政课教学方法上,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积极借助数字化资源,利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提升学生兴趣与参与度。我要紧跟两会精神,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中。深入学习两会中关于教育、国家发展、民生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解国家发展战略,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尹凯丰